积累的近义词人与自然的反思——黄石公园见闻录-大自然杂志

人与自然的反思——黄石公园见闻录-大自然杂志

-黄石瀑布和黄石河-

2016年国庆节假期,我有幸参加了美国黄石公园自然学习游。参加此行的队员们以位于黄石公园西北角的GADINER为基础坐标,探访了周围的森林、草原、高山草甸以及地热喷泉等多处风格迥异的地质地理风貌。
初冬的黄石公园天气多变,在短短3天半的行程中,我感受了晴天、小雨、大雨、小雪、大雪、阴天以及大风等各种天气状况。
但在这次黄石公园的游览过程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却是几个关于大自然和公园管理的故事。
-黄石公园的大门-

故事1.在火山中自然恢复的生态环境
1988年,黄石公园发生了一次严重山火波动少女2,整个公园1/3的面积都被烧毁姜薯鲤鱼。谢振南
面对山火过后的森林,黄石公园采取了任其自然恢复的态度,即树以什么形态死亡,就以什么形态继续存在,公园管理人员并不清理。
我们坐车一路驶过,视力所及之处皆是各种倒下的、竖立的、半倒半竖的黑漆漆的火烧木。壮观的场景让人为大火的力量咂舌不已,也为树的形态连声称奇。
我们注意到,在这些火烧木周围,新的小树已经生长起来了,只不过因为年岁尚幼,还未成林武川天气预报。
从1988年到现在,近30年了,虽然这片过火区域看起来仍有几分苍凉,但生活于此的野牛、黑尾鹿、马鹿、狐狸甚至狼等动植物就像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一样,它们遵循着大自然的法则,悠闲自得地生活繁衍着。
-美洲特有的叉角羚-

相信假以时日,这片区域会逐渐恢复曾经林木葳蕤的美丽景致。其实自然就是这样,无论遭受过什么,如果人类不去干涉,它都会恢复到平衡的状态并继续发展下去。
故事2.被貘咬了的户外摄影师
在黄石公园,野外是绝对禁止扔垃圾的,即使在休息区,垃圾也必须先包装好,再丢入可以密封的垃圾箱。
也就是说,无论是在休息区还是野外,在黄石公园的任何地方都不能留下如塑料袋、纸杯等垃圾,甚至苹果核、瓜子壳等一些大家认为可自然降解的食品垃圾也不可以。
导游泰德解释道:“如果公园里的熊能在休息区轻易得到食物,如苹果核,那么它就会经常来这边寻找食物。如果它知道这些好吃的是人带来的,就会追赶人索要食物。这种情况下,人很危险。”
随后,泰德还给我们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我们明白了在野外丢垃圾和饲喂野生动物的危害。
泰德曾是户外摄影师。一次去马来西亚某国家公园拍摄的途中,他遇到一只马来貘。在很多人印象中,貘是温顺可爱的,泰德也不例外。
作为一名优秀的户外摄影师,他当时停下脚步,保持安静,想让那只离他不足5米的貘先走。可惜,这只貘看到泰德后,稍稍呆立了一下,随后竟暴怒起来,在森林里对泰德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追逐。最后泰德的大腿被貘咬了一口,而貘被泰德用三脚架反击后跑走了。
其实,这只马来貘并没有发疯,事情的真相是:在这个国家公园周围有很多商家为了吸引游客而放置食物引诱貘前来,他们还售卖喂貘的食物。
所以,这里的貘看到人的第一反应不是跑,而是等待饲喂。这只貘显然将泰德当成了饲喂者,当发现没有食物时便发怒了,最终导致了后面的追逐战忧郁罗密欧。
其实野生动物和我们就是一对平行线,如果我们非要去找相交点,那么最常见的后果就是非死即伤。
-在道路边觅食的黑尾鹿母子-

故事3.与野牛保持安全距离
作为全世界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的管理制度十分严格封斋节,但它的严格却不是针对生活在其间生物的,而是针对每一位来此的游客的。
在黄石公园里容易对人造成真正伤害的不是狼或者熊,而是北美野牛。北美野牛的体形很大,动作也很敏捷,如果人靠得近了,它们就会主动发起攻击婉嫔。泰德告诉我们,与野牛要保持至少25米以上的距离才安全。
在黄石公园第一次野外漫步时,我们很“幸运”地迎面遇到了一群野牛,泰德马上指挥我们保持安静并后退,到一处草坪凹陷的地方躲避。
当最后一只野牛优哉游哉地从我们眼前走过后,大家都紧张得直冒汗。这是我第一次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近距离接触凶猛的野生动物,很刺激,也有点后怕。
-当野牛闯入栈道冰人奥兹,人们只能等它们主动离去后才能通过-

随后我向泰德请教,如果游客在黄石公园遭到野生动物侵犯受伤,该如何处理。泰德说,如果游客被野生动物伤害了,黄石公园的工作人员会在第一时间积极救助。我又问他是否会有赔偿,他很肯定地说:“没有!”
他解释道:“游客进入黄石公园的时候都签过情况通知书,所以他们要为在此期间自己的一切行为和后果负责,黄石公园是不会为游客遭受的伤害买单的。”
从黄石公园回国后不久,我从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一名游客在黄石公园热泉区域游览时没有按照公园的规定走栈道美川宪一,而是离开栈道走到一个热泉边拍照,结果因为风大不幸跌入强酸性热泉中,当场死亡。
由于当时的天气条件特别不好冯小怜 ,黄石公园工作人员无法打捞遇难者。第二天再去打捞时范修芳,这名游客已经完全溶解在强酸性的热泉中聊斋变异,尸骨无存。
我持续关注了这件事仙道枫,但至今没有任何后续消息。我想,根据黄石公园的制度,应该不会再有下文了积累的近义词。
-热泉地区能确保生命安全的栈道-

故事4.聪明的母熊
得益于黄石公园对游客严苛而规范的管理制度,在公园内生活的野生动物因少受游人干扰,大都保持着对人类的警惕心。狼和熊等猛兽一般都会在远离人类聚集处的地方生活。如果偶遇成队游客,它们也会迅速离开海螺共和国。
但是就在前几年,一只黑熊妈妈却打破了这一惯例,带着两个幼崽住到了公路周围。缘由何在贵定云雾茶?
通常,受精卵在进入母熊子宫后不会马上发育,而要等到母熊进入冬眠期。只有受孕母熊的身体情况足够好竹子建站,受精卵才会发育;反之,受精卵不仅不会发育,还会被母熊的身体吸收掉。
黄石公园的怀孕母黑熊通常在进入冬眠2~3个月后产崽,而冬眠期却长达7个月。也就是说大药天香,母熊会在冬眠期内完成怀孕生产甚至哺乳的全过程,直至整个冬眠期结束。之后,母熊会抚养幼崽一年半左右冫冖。
在母熊带崽期间,如果有发情的公熊进入母熊的领地,那么小熊很有可能被公熊杀死,母熊则会进入下一个发情期。
也许正是顾虑到雄性美洲黑熊的这种杀婴行为,聪明的母黑熊反其道而行,选择将人类经常出没的公路周围作为栖息地。这样一来,只要与不时出现的人类相安无事,就可以既保证自己和幼崽的安全,又能远离发情的公黑熊。
你瞧,动物一点也不笨,它们很懂得利用一切条件来为自己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
领略自然美景的同时,黄石公园的管理者在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中的理念也促我深思。
当某些人还在热衷于诱拍、诱捕或毒杀迁徙候鸟时;当人们还在热议那些因不守规矩而在动物园里被动物伤害的人索赔多少才合适时;当人们还在为能有机会抚摸或饲喂野生动物而开心甚至炫耀时,多了解一些大洋彼岸黄石公园的做法,我们可能有更好的选择。
作者单位: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
本文为《大自然》杂志原创,刊发于2017年第4期
欢迎收藏和分享,请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