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剪纸80年,她是中华巧女剪纸宗师,已经91岁的她仍在坚守这项世界非遗-匠仓TV
剪不好纸的姑娘嫁不出去?
你可知道,在中国的柘荣,有这么一种说法,“剪不好纸的姑娘,是嫁不出去的。”虽说这是在柘荣听到的趣闻,但是也让匠仓君好奇,为什么柘荣的姑娘一定得会剪纸,不会剪纸的姑娘还嫁不出去呢?
中华巧女-袁秀莹
带着这样的好奇之心蔡颖恩,我们拜访了“中华巧女”,柘荣的“剪纸宗师”——袁秀莹大师。
▲袁秀莹
初见大师,不禁感叹,已是满头银发的袁秀莹大师,还在坚持着剪纸。当我们拜访她时左运学,她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刚刚做完眼部的手术。但是当她了解到我们的初衷,是希望能将这些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了不起的世界非遗技艺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后,袁老师还是答应我们进行拍摄。
拍摄的过程中,袁老师因为眼睛不适,每剪一段时间,就会流泪栾加芹,因此我们也不得不减少拍摄时长,以免影响到袁老师的身体问津书院。刘钰佳但是鹊桥兄弟们,让匠仓君感动的是,即使身体不适,袁老师还坚持着希望能把拍摄完成。这位91岁的老太太,让我们随行的人都为之动容。
在和袁老师以及她的亲人的了解下,我们渐渐对柘荣剪纸有了新的认识。
柘荣剪纸
柘荣剪纸始于唐代,由于战乱等原因,大量中原百姓迁入南方,随之也带来了剪纸这一民间艺术英雄赞歌简谱,在柘荣乡间开花、繁衍、蓬勃发展。因此,柘荣剪纸既传承了陕西剪纸的质朴粗犷,又融入了江南的细腻温婉。
柘荣剪纸氛围浓厚,不但逢年过节、婚嫁寿诞上离不开剪纸,就连平日里缝制衣裳、绣鞋面也少不了剪纸陪衬。剪纸成了柘荣女子的必修课光彩第二街,所以才有一说:“剪不好纸的姑娘,在柘荣嫁不出去”之说。虽说这是个趣话农民圣尊,但是却让人明白剪纸对柘荣百姓们来说有多么重要追踪孔令学。
剪纸的初邂逅
“小时候弟弟吵闹鬼古女,祖母便剪剪纸哄他。我站在旁边看龙狼传,也想学。祖母便手把手地教我。那年我才八岁。”回想起第一次剪纸时,袁秀莹老人依旧感慨万千。
如今袁老师已经不再年轻,但是坚持了80多年的剪纸生涯,让她对剪纸有着十分特殊的情感。
创新与坚守
作为一个在新中国成立前乡里唯一上过学的女子,她将书法、国画、油画等其它形式的美术作品的特点融进了剪纸中许楚涵,使她的作品既有北方剪纸的浑厚苍劲,又具有南方剪纸的纤巧秀逸全民绯闻。
▲《百蝶图》丨袁秀莹
1995年,袁秀莹参加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举办的“北京首届中华巧女工艺品大奖赛”,以精湛的剪纸技艺获得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亲笔题写的“中华巧女”称号。
“这个称号也是我坚持剪纸创作ca961,不断研究创新的动力口罩姬,我必须要对得起这个称号啊半世清情。”年过九旬的袁秀莹表示只要还剪得动,她都会一直坚持剪下去的。
▲《小城春韵》丨袁秀莹 在上海世博会福建厅展出
▲《百子图》丨袁秀莹 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节获终生成就奖
▲《太姥神韵》丨袁秀莹 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铜奖
桃李满园倾心传授
一生得过无数个荣誉,各类奖项拿到手软错乱酒吧情,但是始终保留着创作的热情,是有多热爱才会一剪就是80年奥德杰!不仅如此,她还坚持教学,91岁的她仍然会开班授课,让更多的人学习剪纸艺术。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临邑天气预报,袁秀莹老师每年都会到柘荣县文化馆、中小学、老年大学等地举办剪纸学习班。
“之前,我已编写出柘荣剪纸幼儿版和中小学版,教授剪纸基本功。现在我正在编写更为专业的教材,希望能将剪纸技艺的传授再提升一个高度k9018。”袁秀莹说。
她最大的心愿便是让更多的人爱上剪纸、学习剪纸,使柘荣剪纸艺术能够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TIPS:
1.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郑爽素颜
2.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匠仓有话说:
剪纸这项宝贵的财富,是属于我们炎华子孙的,或许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喜欢,但是这些中华的文化如果不被这些老艺人们传承,或许,将来的某一天,属于我们的文化也将不在。保护和传承,任重而道远,我们依然在坚持。
<END>
更多袁秀莹老师剪纸作品
可在微信中直接回复
"剪纸"
视频:匠仓丨
文:匠仓君丨
图:源于网络 版权归摄影师所有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