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y什么意思【视频】厉害了,我的村书记!江山村书记走进央视新闻频道-江山新闻网

【视频】厉害了,我的村书记!江山村书记走进央视新闻频道-江山新闻网

?与你分享江山资讯|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江山
我们一路与你同行

3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第二季《乡村振兴战略大家谈》通俗理论节目第四集谢安朔,大陈乡大陈村党支部书记汪衍君亮相,向全国人民展示了大陈村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独门绝招——村歌,时长约为2分钟。

人物小传

汪衍君说,在他眼里,大陈是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陈恺文摄
汪衍君,1962年5月出生于江山。2005年,汪衍君担任江山市大陈村党支部书记后松乔体检,成功实现大陈村集体经济转亏为盈的目标。reply什么意思曾获2010年度“五新争先”活动优秀村支部书记康美之恋mv,2010年浙江新农村带头人金牛奖,“激情新农村,幸福新农民”首届全国村歌之星“和谐之星”“小康之星”,是2013年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村官》浙江唯一候选人。他唱着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一路唱到北京,获得全国村歌十大金曲大奖理财教室保险。
“一个村书记进京跑项目,我真还是头一回遇见,算你行!”
“不要说我是个穿过军装的党员,党组织关系还在村支部,就凭我是个大陈村人,我也不能不回来。”汪衍君当过兵,经过商,本想定居杭州,但当家乡需要他时穿越九福晋,毅然决定回乡。谈起当初的选择,汪衍君坚定地说:“做人不能忘了祖宗,忘了根。”
大陈村有座珍藏着600年历史记忆的汪氏宗祠。然而,这座祠堂在岁月的迁徙中已变得破旧不堪。汪衍君当上村支书的第一件事就是想修复这座祠堂,让它重新成为大陈人的精神家园。
“几十年来九流术士,大陈村都没有解决的事情,你刚上任就想修复祠堂,是不是眼高手低?”
尽管听见了不少质疑声,但汪衍君没有轻易放弃。没有钱修祠堂怎么办?2009年,汪衍君开始不间断地找省文化厅领导反映祠堂的问题。省文化厅文物局的一位处长见汪衍君跑了很多次,忍不住问他为什么如此执着。汪衍君解释说:大陈汪氏宗祠不仅是大陈人的灵魂和信仰妈妈之歌,更是一个精神寄托。如果因为没有修缮而倒了,垮掉的不仅仅是一座房子,更是大陈传统文化的根。
这样的乡愁和执着打动了省文化厅领导,他们开始关注浙西的这个古老村落。最终,汪氏宗祠被成功列入为“省级文保单位”,并获得了109万元的修缮款。汪衍君信心倍增廉承贤,又开始跑到北京找有关部委,厚着脸皮,软磨硬泡。经过编制规划,汪氏宗祠又被评为省第四批“历史文化名村”,获得配套项目资金300多万元。为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文化司的一位司长曾惊讶地对汪衍君说:“一个村书记进京跑项目,我真还是头一回遇见,算你行!”
成功争取到项目资金后,村干部和村民的积极性高涨,通过努力,破败的祠堂终于重新焕发了青春与活力雅思之路。大陈村民在这里重新找到了乡愁的记忆。全国各地的汪氏族人也纷纷慕名前来寻根问祖。
“如果大陈村有自己的村歌,岂不是一件美事?”
在很多人印象中,汪衍君是一位唱村歌出名的村支书,是他唱着村歌上央视,从此大陈村名声大噪。
那还得从2007年说起。一次,汪衍君听时任江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蔚萍谈起自己为诸暨写了一首名为《青青的香榧林》的歌时,便想:要是大陈村有自己的村歌,肯定能激发村民的爱村热情,打造大陈村的文化品牌,那岂不是一桩全村人拍手称快的美事?于是,他当下就恳求何蔚萍也为大陈村写一首村歌。听了汪衍君的请求,何蔚萍答应“试试看”。没过几天,这首后来被评为“全国村歌十佳作词奖”的《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就呈现在汪衍君的面前了。韩艺博
“踩着青石的小径,穿过碧绿的荷塘,我们听到书声依然响起……”汪衍君定神一读,觉得浑身爽透。《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讲述了大陈村深厚的文化积淀,描绘了一个充满书香的村庄,展现了一个十分迷人而令人向往的地方。
两人又找到了对大陈村非常熟悉的江山作曲家陈宏君,为村歌作曲。彼时的陈宏君,正在上海音乐学院进修深造,当他接过谱曲邀请时,几乎一气呵成,酣畅淋漓。汪衍君一试唱,便觉得“找到感觉了!”
早些时候,汪衍君已报名参加浙江省第二届农民歌手大奖赛,参赛曲目是一首翻唱歌曲。距离大赛只有10天时间了,汪衍君还是下决定“要唱自己的村歌”。于是,经过一番周折,他如愿以偿,在《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完成后的第13天,就站上大舞台动情歌唱,并博得满堂喝彩,荣获大奖赛三等奖,成了众多媒体聚焦的对象。
村歌异界法神,是大陈村的一张“金名片”。2010年,汪衍君带领全体村民代表,将大陈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唱到了北京,登上中央电视台全国村歌总决赛的舞台,荣获全国村歌十大金曲大奖,一唱成名,大陈村也被评为“中国村歌发祥地”,汪衍君也被人们称为了“村歌书记”“面条书记”。
“我希望村歌能成为大陈乡经济发展的载体”
在情深意切的歌声中,大陈村民回顾了大陈先祖尊儒重教的育人理念,重温了大陈先祖母慈子孝的敦厚家风。潜移默化间黯打一成语,他们在新时代续写着书香气、翰墨林、慈母心、孝子情的现代传奇。借助村歌带来的热度,大陈村打起了“文化牌”。沈天法摄
“当我告诉他们,唱歌能唱出经济来时,村里的人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我。”但是,汪衍君践行着自己在党旗下的誓言,赢得了众望所归。2009年,大陈村被命名为江山市首批“中国幸福乡村”;2014年,大陈村入选“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借助村歌带来的热度,大陈村打起了“文化牌”:深入发掘与整理自身文化内涵,将古村自然历史景观及大陈面、麻糍、村歌等特色产品及背后的美丽传说、历史典故加以整理,编印成册,进行介绍与传播;以古村、古祠、古巷道、仿古民宿、传统婚房等为依托,开展传统中式婚庆民俗展示,承办传统中式婚礼;深化大陈麻糍、大陈面等大陈特产制作工艺的流程演示和民俗展示,通过举办大陈麻糍文化节等节会演出,使看非遗传承、品特色小吃、听大陈故事成为大陈旅游的重头戏。近年来,大陈村通过发挥好拍摄微电影、举办书画摄影大赛、文化走亲迎亲等文化活动方面产生的叠加效应,利用古村落原生态的景观风貌和丰厚的文化底蕴,相继成立写生基地、摄影基地、书画创作基地、影视拍摄基地等,积极推进文创产业,提升休闲旅游的内涵与魅力。
“2017年是大陈村第一首村歌诞生10周年。”在村歌唱响的第十年,汪衍君心中已有了新的蓝图,“我希望村歌能成为大陈乡经济发展的载体!”当年11月16日,全省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在江山召开隐身专家,大陈村迎来了来自20多家省直属单位以及全省各县(市、区)的代表。汪衍君和他的村民们,不仅用那首耳熟能详的《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唱落了代表的眼泪,更用一个精神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完美结合的村庄,留住了代表的心。
2018年农历新年的太阳刚刚升起,汪衍君又招呼着全村再次拍摄下了一张笑意盈盈的全村福。“这是我们第四次拍摄全村福了,因为文化的力量,大家越来越凝心聚力许蒿。”汪衍君说,他从一开始担任村支书就坚信这一点,他更深爱着自己的家乡,在他眼里,大陈是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那成片连群的徽派古建筑,那纵横交错的斑驳青石路,那建于清康熙年间的汪氏宗祠,无不向人们展现着古村落的文化魅力,“将这些展现在人们面前,是我和大陈的约定广泽乳业。”
编辑:蒋君


汇聚信息 悦享生活
因为一群人 温暖一座城
我们一路与你同行
在江山值得你关注的微信新媒体
互动、合作请加小编微信号:7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