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下俊丹.艾瑞利:快和理性经济说再见-思想道

竹下俊丹.艾瑞利:快和理性经济说再见-思想道

竹下俊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公司能够持续经营运作,是秉持了理性原则: 不管是顾客、员工,还是经理人,大家都会做出合理的决策。但来自杜克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丹.艾瑞利却指出:驱动决策的,从来就不是理性!要想挽回经济的颓势,现在是时候该抛弃这些陈旧观念了。
2008年的大震撼,把金融界夷为残瓦碎砾。美国前联邦准备理事会主席葛林斯潘曾有「史上最伟大的银行家」美誉,如今他站在尘烟中,对国会坦承,市场并没有照他长久以来的预期运作,让他相当「震惊」。他「错以为组织的自利行为,尤其是银行等机构,最能保护他们自己的股东。」现在,我们因为一味相信那只看不见的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我们曾以为人类永远会作出正确的决定,也以为整体来说,市场与组织会健全地自我调节,结果却痛苦地发现标准经济理论的谬误。如果在华尔街的超理性世界里,上述的理性假设都不成立,那么,在不太理性、容易犯错的人组成的其他机构与组织里,那些理性假设又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企业经理人受了理性假设的训练,却往往管理着混乱、难以预测的事业,接下来,他们该怎么做?
我们终于开始了解,真正驱动人类决策的,是不理性那只看不见的手。这是个痛苦的教训,不过,在公司知道避免不当假设的重要性后,我们或许仍有一线希望。既然知道人都会不知不觉受到认知偏误(cognitivebias)的驱使(如果真有看不见的手,这才是真的看不见的手),企业就可以开始进一步防范愚行与浪费。
行为经济学的新兴领域,提供全然不同的观点,说明人与组织的运作方式。在本文中,我会从行为经济学的观点,检视一些大家长久以来抱持的商业假设。我希望能借此显示,公司不仅可让产品与服务变得更有效,让顾客更快乐,让员工更有生产力,还可以避免悲惨的错误。
入门:认识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同时撷取心理学与经济学的理论,它的根本假设指出,人再怎么努力,认知偏误还是经常会阻碍他们作出理性决策(如果人是漫画里的角色,我们可能比较类似辛普森家庭里的荷马.辛普森〔HomerSimpson〕,而不是超人)。长久以来,商学院教授许多经济学的教条,并奉为指导原则。但是行为经济学却避开这些教条,而是检视人们实际上如何作决策,例如,花多少钱买一杯咖啡、要不要为退休存钱、决定是否要诈欺及欺骗多少、要不要为饮食或性爱做健康的选择等。例如,有一项研究是这样的:让受试者选择一颗15美分的瑞士莲(Lindt)松露巧克力,或者一颗一美分的贺喜水滴巧克力(Hershey''skiss),绝大多数的人(73%)选松露巧克力。但当我们把价格各降一美分时(松露巧克力14美分,贺喜巧克力免费),松露巧克力就输了,只有31%的人选择松露。我们发现,「免费」两字有很强的吸引力,可以让人抛开较好的方案,改选免费方案。
几十年来,大家常把行为经济学视为边缘学科,有点像是标准经济学的远房小表弟。传统经济学家虽然勉强承认「人有时候会有不理性的表现」,但通常还是坚持自己的理论,主张行为经济学家与心理学家做的实验虽然有趣,却无损于理性模型,因为那些实验是在受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缺乏理性行为最重要的调节机制:市场的庞大竞争环境。后来在2008年10月,葛林斯潘坦承自己错了,原本大家认为人类、组织与市场终究是理性的,如今这样的信念就此崩解,并且完全暴露了对商业界与公共政策构成的危险。
比方说,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强制开业医生与药厂先行验证假设,才能推出治疗方法,商业(与公共部门)则不然,没有主管机关会责求业者查明事实。所以,要不要开始检讨与顾客、员工、经营、政策相关的基本信念,全由公司决定。如果组织同意会有非理性的行为,并事先找出这些模式,就可以学习减少那些行为,避免有害的结果。我们进一步来看几个例子。
不理性行为1:团队黑暗面
几年前,同事和我发现,大多数人若是自己单独运作,又有机可乘,就会作弊,不过犯行不会太严重,而且会合理化自己的行为,以免内疚(见2008年2月号《哈佛商业评论》的〈诚实的骗子〉(HowHonestPeopleCheat)一文)。我们也发现,在大家有机会作弊以前,要求他们想一下道德基础,例如十诫,或是自己的道德准则,就可以防止作弊。
但大家在合作时,会出现什么情况?自主团体会作出比较好、比较有道德的决策吗?我们决定研究看看。在连续三个实验中,我们让受试者在五分钟内解二十题数学,每答对一题,就付给他们五十美分。在第一个实验中(对照组),我们要求受试者把答对的题数写在回条上,交给实验者,让实验者对照考卷,检查答对的题数。在第二项实验中,受试者没对答案就撕碎答案纸,直接把回条交给实验者。或许结果一点也不令人意外,我们发现这些受试者说谎,他们宣称的答对题数,平均比对照组多两题。第三个实验又更有趣了,受试者两人一组,平分奖金。结果显示,其中一人发现他作弊可以增加收益,让队友跟着受惠时,说谎的程度又增加25%。
在另一个实验设定中,我们想了解监督会不会消除团队作弊,结果发现,并不会。虽然作弊情况些微减少,却没有消失。更令人不安的是,随着实验团队的成员愈来愈熟,团队作弊的倾向愈高。其他实验也显示,如果有一个人明显作弊,团队成员比较可能放宽自己的道德标准,跟著作弊;尤其是那些觉得自己和作弊者有关的人,更容易这样。看来,作弊是有感染力的。
这些发现,对组织内无人监督的协同作业,有多重意义。工作小组虽然有许多社交与功能上的优点,但也比较可能出现不道德的行为。
不理性行为2:顾客的报复
现在我们来看顾客行为,这是特别容易出现不理性的地方。虽然很多公司勇敢尝试,但少有业者能一直让顾客感到满意。公司在这方面的确应该努力,因为很多公司都不了解,顾客满意度低落,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其实,只要一有机会,多数人都会想要报复。
圣地牙哥大学的阿亚雷.格尼茨(AyaletGneezy)和我想要探讨,是不是即使只有一点点恼怒,都会让人想要祭出惩罚。如果是这样,我们认为,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通话中断、班机取消、信用卡罚金等问题,会采取更大的报复行动。
丹尼尔是我们雇用的「代理实验者」,他请咖啡厅里的受试者,从好几张布满字母的纸上,找出一致的成对文字。受试者只要完成任务,即可获得五美元。付款时,每人先签一张收据,再拿一叠一美元的纸钞,丹尼尔刻意不小心多付一些人两美元、三美元或四美元。我们设计了一个「不令人恼怒」的情境,在此情境中,丹尼尔说明任务,请受试者照着做。而「令人恼怒」的情境,则是他在说明时假装接听手机,花15秒和朋友讲比萨的事,讲完电话后再继续说明,没有为接听电话的举动打声招呼或道歉。我们想知道恼怒的受试者,会不会留下丹尼尔多给的钱作为报复。
受到无礼对待的受试者中,只有14%把多给的钱还给丹尼尔。另一群未受无理对待的受试者中,还钱者占45%。只有45%的人还钱,就已经够糟了,更令人讶异的是,丹尼尔才通话15秒,竟然又让受试者还钱的机率大幅下降。
在另一版的实验中,我们想进一步了解惩罚的冲动。如果丹尼尔宣称他是帮别人做实验时,结果有差别吗?受试者会因为「代理人」的行为不当,而惩罚「主事者」(实验背后的研究人员)吗?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大家觉得需要报复时,是不用区分两者差异的。
这对雇主来说是个坏消息。万一你雇用的人得罪了顾客,即使得罪的事情和工作无关,你很可能必须为此付出代价。即使员工犯的错非常小,都可能诱发顾客对雇主产生强烈的报复冲动,他们才不管到底是谁犯错。
不论是公司业务代表在做生意,或是个人的私人交易过程,都可能会遇到报复行为,因此,我们究竟应如何减少别人的报复本能呢?道歉是个可行的方式,至少可以发挥暂时的效果。在另一版的实验中,丹尼尔为电话干扰致歉,我们很惊讶地发现,表示悔意竟然可以完全弥补缺失。「道歉情况」的退钱比例,和「不恼怒情况」的退钱比例一样,所以,抱歉完全抵销了恼怒的效应(当然,随着恼怒频率的增加,道歉的效用可能会降低)。
公司可在员工与顾客的决策与行动中,发现许多非理性行为,报复与作弊只是其中两种。了解这点后,公司该如何因应?
实验:科学化解读行为
行为经济学探索人类决策与行动根源的实验,大大不同于企业一向用来测试新产品点子与行销概念,或是发掘商机的测试。差别不在于研究方法本身,而是挑选测试点子的过程。商业上的标准实验方法就像是工程专案。做法是,先提出坚定的假设:哪些行为准则支配不同角色做事的方式。接下来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用合理的方式来连结那些准则,应用在某一种用途上。企业若能搜集大量的交易资料,在这方面便大幅领先,例如,赌场巨擘哈洛(Harrah''s)就以做实验著称,他们根据顾客资料,发展出一套量身订作的服务与产品。相反地,行为经济学的方法比较像科学专案:我们同时搜寻许多行为准则与应用这些准则的方法。例如:
实验1:定价
苹果公司以六百美元的价格推出iPhone后,又迅速打折成四百美元,我不知道苹果的管理高层有没有做过行为经济学的实验,但那样的举动,透露出与人类行为相关的重要讯息。苹果先灌输大家六百美元的印象,让消费者觉得四百美元真是划算。在一般的定价方法中,负责为苹果定价的人可能会这么做:向焦点团体征询那支手机的多种价格落点,并根据参与者反映的意见,挑出可获得最大获利的价格(四百美元)。但如果苹果一开始就把价格订为四百美元,消费者对于定价究竟应为多少就较无成见,因为他们从来没看过那样的产品。采取行为经济学的观点时,苹果可能一开始先质疑「大家知道如何评估开创型商品价格」的假设,进而规画出多种定价实验。在这类测试中,目标不单是找出最适价格,也要探究,如果人们决定以该价格购买商品,他们的决策过程为何,企业也需要思考上市价如何长期影响人们对价值的感觉。
实验2:产品上市
行为经济学家也会观察,在消费者作选择时,「习惯」与「信任」所扮演的角色。例如,一家厂商认为环保型消费者想减少浪费,因此打算销售三倍浓缩的洗洁精。由于购物者几乎都习惯拿取相同包装的洗洁精,厂商应该用与原包装相同容量的瓶子装浓缩洗衣精,但提高售价;还是该试着改变消费者的习惯,用容量只有原包装三分之一的瓶子装浓缩洗洁精?至于信任呢?如果消费者不相信厂商提供的是浓缩产品,在产品味道与外观都和以前一样的情况下,他们会愿意购买吗?厂商如何克服这个障碍?
实验3:顾客
现在有很多公司用行为经济学的方法,进一步检视顾客与员工的行为。例如,一家汽车保险公司发现,多数人在填表填到「一年开的里程数」时,回答的里程数通常比实际少。实验发现,提醒他们自己的道德标准,可以降低欺骗的倾向,所以公司把签名那行移到表格顶端。结果,在顶端就签名的投保者提报的每年里程数,平均比最后才签名的多2,700英里以上。有线电视巨擘康卡斯特(Comcast)是另外一个例子。该公司积极运用微型网志服务Twitter回应顾客的问题,避免引起顾客报复。数位关怀部门主管法兰克.艾利亚森(FrankEliason)发现,搜寻Comcast(或有时搜寻「Comcrap」〔康卡垃圾〕),就可以找到发泄怒气,或是对友人抱怨的不满顾客,并在他们正式申诉前,回应他们的问题。现在,也有其他公司开始追踪顾客在Twitter上的评论,例如,捷蓝航空(JetBlue)、通用汽车(GM)、柯达、戴尔、天食超市(WholeFoodsMarket)。
养成:决策能力大跃进
行为经济学可能让人感到沮丧,毕竟,很多实验都显示,人类无法作出好的决策。许多实验结果显示,我们情绪化、短视近利、容易困惑和分心。不过,进行行为实验的公司,可以大幅改善决策,降低风险。对行为实验有兴趣的公司应该了解,这个过程很费时,也很精细。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公司才开始设法了解顾客的习性,却发现他们设计研究的方法无效,结论不正确。明智的组织会雇用合格实验者进行小型试验,逐步累积经验,来培养行为经济学的能力。一旦了解组织结构中的不理性,就几乎可以把行为经济学应用在商业上的每个领域,从公司治理与员工关系,到行销与客服,无所不包。或许,应用在我们最不清楚的领域上,会最有帮助,例如,薪酬与绩效的关系、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忠诚度与消费者习惯的关系、定价与购买行为的关系等。企业若是愈来愈愿意质疑他们的假设,发现利害关系人的偏好,分享学习的结果,就一定会变得跟睿智。